本期電子報很榮幸邀請到臺灣之實驗認知心理學界巨擘,同時也是本系大學長─劉英茂教授接受專訪,與各位系友分享成長、求學與人生經驗等小故事。開朗、親切的劉教授是位氣質非凡的長者,為人親切、隨和,對生命充滿感恩,與人相處時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認真而誠懇地交談。雖然在學術界的地位已是舉足輕重,和藹可親的劉教授卻始終和善待人、關心後輩,使人對這位溫柔的師長不由得肅然起敬。訪談中,對學術研究滿懷熱情與理想的劉教授對六十多年來的研究歷程如數家珍,彷彿欲將所得到的感動與收穫分享給所有人。「活到老,做到老」的研究精神是劉教授的人生寫照,希望透過這次訪談,能讓更多系友與心理人認識這位大家敬愛的師長。
劉英茂教授小檔案
劉英茂教授,一九三○年出生於臺南柳營,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爾後赴美進修並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一九六○年受聘為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至一九八六年於本系榮譽退休為止,春風化雨二十餘年。曾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臺灣大學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等職位,現任中正大學榮譽教授。劉教授卓越的學術成就長久以來不斷地受到國內外的肯定,曾獲中山學術著作獎、國科會研究講座、香港教育研究學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及教育部國家講座等。
近半世紀的播種與耕耘,劉英茂教授為台灣實驗與認知心理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發表多篇著名的研究、培育出許多頂尖人才,無數的獎項與榮耀說明了其德高望重的地位。劉教授多年來致力於語言理解及推理歷程之研究,從早期學習與記憶的研究到近年來中文語文理解等相關研究,劉教授不斷地用創新的思維做實驗,並有突破性地傑出成果,主要的著作有《實驗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基本心理歷程》、《基本學習歷程》、《認知與記憶》等書,是台灣心理學界的重要經典教材。至今,儘管已從教學崗位上光榮引退,劉英茂教授依舊執著於最愛的學術研究工作,對這一輩子的使命滿懷感恩與期許,其學者風範是所有後輩學子的典範,值得敬仰、效法。
老師的家庭背景與幼年生活是怎樣的情形呢?
我是臺南柳營人,一九三○年出生,是劉家第十三代子孫。柳營的劉家在當地曾經出過一些有名的人士,例如劉明朝先生,臺灣光復後,是當時僅有兩位官派立法委員的其中一位。家父在日本統治時期擔任金融機構的理事長,是當時僅有的少數臺灣籍官方單位主管之一,因此,父親每到元旦,總會到小學的禮堂致詞。
小時候,父親時常帶著他的義弟和我三人,搭公車到關子嶺爬山,欣賞山水之美。有時候,父親會帶全家到嘉義的公園踏青、看小動物(當時公園裡有飼養小動物)。偶爾,全家會去臺南市區的親戚家作客,參觀臺南最繁華的「銀座」,感受都市的熱鬧氣氛。
我的四個姊姊平時在臺南市念書,家裡只有我和弟弟、妹妹。寒暑假時,姊姊們回家,我們幾個兄弟姊妹就會一起幫喜愛園藝的父親拔雜草、整理庭院,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在姊姊們上學的日子,我喜歡和同學一起玩耍。小學時經常去一個同學的老家玩,那裡沒人居住,很適合玩捉迷藏,我們甚至還爬上屋頂躲藏,很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進入臺大就讀前的求學過程是否可與大家分享?
小學畢業後,有位老師帶我和兩三位同學到臺南去考試,我運氣很好,考上臺南二中,也就是現在的臺南一中。雖然已經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時候準備考試的內容到現在還是記得很清楚。舉例來說,我可以馬上背誦出十以下質數的平方根八-九位數字。此外,許多在當時背誦過的中文古詩到現在也能朗朗上口,只是當時是用日文背誦的,我日後自己翻成中文才知道是中國古代名詩。
中學二年級開始,美軍開始轟炸臺灣,上課期間一有警報學校立即停課,學生都得回家躲警報。只是,警報期間火車停駛,平時搭火車上學的我和同學只好沿著鐵軌一路從永康、新市走到善化,途中火車若恢復行駛就上車,若無則只好繼續走。走到曾文溪的時候必須要過鐵橋,很多同學因為鐵橋太高會害怕就趴著走,形成一幅很有趣的畫面。這一年也因為戰爭需求,平時沒有空襲警報的時候,全校學生也經常會被帶到軍用飛機場的防護堤幫忙搬運土石。
中學三年級臺灣光復,此時我們開始學習ㄅㄆㄇ。為了知道中文發音,我買了一本小字典,照著字典的讀音方式學習,因此我的讀音有時候會跟現在人們不一樣,譬如說破音字「法」國我的讀音是「ㄈㄚˋ」,不同於現代人多數使用的「ㄈㄚˇ」。
中學時期我慣用日文學習,加上對中文字不太熟悉,閱讀中文書比較辛苦,所以我反而唸了不少日文和英文的課外書。這樣的閱讀習慣讓我在上大學後,在英文方面比起班上其他同學都還有自信。我在大學二年級參加學校第一次舉辦的英文作文比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只輸給外文系的高年級學生,非常開心。
請問老師是何種原因讓您決定以研究心理學做為未來的志向,並決定由歷史系轉至剛成立的心理系?
在歷史系的第一年,對歷史的發展有興趣的我用數學方法寫了篇論文,給當時老師過目指導,他只給了我一句評語:「肯想」,後來不了了之,可惜那篇論文沒有留存下來。大學二年級時,我唸了Rashevsky的書與Lewin的書,他們是用數學方法來描寫社會行為,我很欣賞這種研究方法,因此在三年級的時候決定進到心理系就讀。
老師是臺大心理系第一屆系友,當時正值系上草創時期,是否可以請您分享當時的情況?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到三年級才轉入心理系,所以除了同班同學外,時常跟學弟妹一起上必修課,例如普通心理學,在實驗心理學的課上也曾經跟第三屆的學妹陳麗卿同組做實驗。因此,我和前幾屆的學弟妹都彼此認識,互動不少。有幾位同學我印象特別深刻:譬如第三屆的喬和生,他年紀比同年級學生大上幾歲,經常發表高論;第二屆同學楊有維總是用日文和人打招呼。
我到現在還記得同班同學每一個人的名字。我們第一屆同學一共有十二位,但是其中有一位在畢業前離開,所以只有十一位同學畢業。我們常在教室聚會,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聯絡感情。聚會中最活耀的就是江世明,他很喜歡表演,總是帶給大家歡笑。很多時候我們會到圖書室一起看書、做研究,大家感情都很好。
大學時期有幾位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我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名叫董同龢,是音韻學大師;第二位是我二年級的社會學老師陳紹馨,我常去找他討論社會學的理論;第三位是我三年級時的物理老師名叫蘇林官,他是一位對學術研究很有熱情的老師,我很敬佩他,直到現在對上課的情形還是記憶猶新。
老師於一九五六年前往美國俄亥俄大學進修,後於一九五七年至伊利諾大學繼續攻讀博士,請問老師回想起那段在美國求學的日子,是否有難忘的經驗、挫折或新發現可以與大家分享?
我在伊利諾大學求學的開銷全靠獎學金的補助,雖然生活無慮,但也要求學生不准打工,再加上學校研究所的制度規定研究生必須在一年內快速修完所有課程,因此我在美國的日子專注於學習與做研究,幾乎沒有外務,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順利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歸國。現在回想,在那短短三年內,我忙於課業與研究,對美國的社會、文化和學校狀況沒有機會深入了解與體驗,心中不免有些許遺憾。
請問老師,在您求學過程中對您影響最深的人是誰?
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心理學家Estes在一九四九年發表的論文。一九五八年我在伊利諾大學念研究所念行為理論的時候,讀到這篇論文,印象非常深刻。不同於他人,Estes採用刺激抽樣理論來描寫conditioning,而這種方法可以很容易就導出漂亮的習得曲線,我非常欣賞。這時我心想,如果我能善用這種研究方法,應該有所可為,於是就嘗試用conditioning導出工具性學習的方程式,最後成功達到目的,非常興奮。這篇論文以及一系列相關論文(包括APA期刊上三篇)啟發了我未來的研究道路,都源自一九五八年的靈感。
一九六○年老師歸國任教於母系,自此春風化雨二十五年,勞苦功高,非常感謝您對學弟妹的諄諄教誨。請問您現在回過去看這段教學生涯,有什麼想要告訴大家的?
臺大心理系在一九六一年成立碩士班,我開始帶領研究生做實驗。當時系上第一件購買的儀器就是「眼瞼條件反應器」,所以第一屆、第二屆的碩士班學生很多都是做這方面的實驗。由於當時系上經費不足,此後很多實驗用儀器都是自製的,譬如老鼠的跑道。
我記得,有一位研究生是做羊的實驗,研究膝蓋關節的反應,所以那時候系的動物室眷養了不少的羊。部分學生從事老鼠方面的實驗,需要大量的老鼠,然而老鼠卻不易取得。後來我得知美國海軍研究所有在做老鼠的生理實驗,可以免費贈送生理實驗後的老鼠給我們,聯繫後,我們很幸運地擁有了固定的供應源。老鼠在進行實驗前必須要先做taming,因此一般老鼠相關的實驗做起來通常比較辛苦,耗時多天。倘若靠單人的力量進行實驗,往往筋疲力竭、非常辛苦。僅管如此,在那個年代做研究沒有什麼補助款,我身邊也沒有研究助理,所以直到我升到教授,很多實驗還是親自動手做。
早期臺大心理系的學生大多是做動物方面的實驗,後來才開始嘗試「人」可以做的實驗,譬如記憶的實驗。我們改良了以前德國的memory drum記憶鼓,讓儀器能做的範圍更大且容易控制,符合我們的實驗需求。當時系上大部份的儀器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雖然可經由購買取得,但是自製儀器可以在製作過程中配合各種實驗意圖調整原型,做出符合實驗需求的儀器。因此在系上職員陳台焴先生的協助下,我們做了不少實用的儀器,譬如T-Scope速示器。
電腦大約是在一九八○年代出現,在那之前,所有統計問題都必須要自己計算。我剛開始擔任教職的時候,沒有電腦,總是參考數學表來計算變異數。後來有了電腦,我開始學習使用電腦語言寫程式,只學了一週就開始寫變異數分析的程式,並與研究生共享,方便許多。如此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國際上的肯定,臺大心理系的名號因此揚名於國際學術界。我曾經接受資助訪問過美國Duke大學,發現他們在課堂上把臺大做過的研究當assignment指派給學生。學生彭昭英在威斯康辛大學求學時,一位老師一知來自臺大心理系,主動幫他找工作,並稱讚我們的研究工作。
我和學生在研究之餘,也常一起運動,打羽毛球,我記得有位學生余金芳打得特別好。此外,大概是在一九七○年代,我也開始和一些學生一起學打太極拳,有吳英璋、李清澤等人。這兩人長時間學拳也打得非常好,由其是李清澤,他到美國後有擔任教練教拳。我則是把太極拳當作維持健康的運動,到現在每天都會打一次拳。
請問老師,研究心理學有無秘訣或捷徑?
其實很簡單,做學術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熱情。熱情要如何產生?答案是要找到問題,而且是適當的問題。我在一九七○年代開始研究語言文字的問題,當時我有個想法,假設中文讀物不是「分字」(by characters)而是「分詞」(by words)來呈現,在印刷過程中就已經幫所有讀者分好詞彙,譬如「我們 是 學生」,是否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節省許多精神與時間去了解文句的意思?這個問題讓我非常興奮,因為這研究可能造福所有使用東方語言的人,而且當時沒人有做類似的主題,因此我開始著手進行相關的研究。所以,找到適當的問題是非常重要,有了問題,自然就產生熱情去探索答案。
請問老師平時的休閒活動是什麼?興趣是什麼?
我到七十歲的時候發現血壓偏高,開始吃藥控制,反而讓病情更嚴重。肺活量不夠是我身體健康的一大隱憂,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開始做各種運動,舉凡舉重、跳繩等運動幾乎每天都會做。此外,現在我也保持每天起床後和睡前雙盤打坐的習慣,借此調整呼吸,訓練肺活量。從幾個月前開始,我不再吃藥,血壓也降到標準值內,固定的運動習慣讓我維持身體健康。
老師自臺大心理系退休後,目前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然而仍有許多系友十分關心您,是否可以請老師分享您的生活近況?
現在我的身體情況還算健康,所以就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大概在我六十多歲時,我開始在想「思考」的問題。人類的思考過程都是根據很多事情做判斷,考量的因素一多就往往會把很重要的東西漏掉。因此,我認為假如我們不要同時考慮所有的因素,而是依次處理,就有可能把事情化繁為簡,這個研究方法稱之為「successive-conditionalization approach」。找到研究目標後,我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並在1996年發表論文,其理論基礎則直到2003年才建立。現階段,我的目標是將這個想法推廣應用到所有「思考」的情況。剛開始,我應用在conditional reasoning條件推理上,後來則應用在其他方面,如三段論法推理、發展等的過程,上述研究大多數已發表,而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是social setting research社會情境研究。successive-conditionalization approach的最大優點是能夠把思考推理過程中的「歸納」與「演繹」的部分分別清楚測量出來,進而得知人類反應的來源。
我目前進行的第二個研究是sentence frame句子架構,這個概念要從1985年我從香港回臺大教最後一年的時候說起。當時我得到國科會的補助,在二十多位研究生的協助下,開始做分析中文句子的研究,其主要的觀念是:動詞的意義是決定於所配對的主語與受語。舉例來說,「move」這個動詞有兩個意義:我們會被抽象事物「感動」而被具體事物「搖動」。在另一個例子裡─「抓」犯人與「抓」句子意義,雖然動詞相同,但是其意義會隨著受詞的不同而不同。sentence frame的研究需要有相當的語言學背景才能做更多、更深入的探討,也因為這方面的研究是無止盡的,未來我仍希望能持續鑽研下去,做出更多成果。
請問老師對臺大心理系未來展望的看法與期許?
我對臺大心理系的期許很高。從過去的研究經驗裡,我深刻體驗到,要做出高水準的研究必須要有強大的back-up,一個系要有足夠的資源和人才,充分地支援研究人員,才做得來,單靠幾個老師與研究生是無法有很大的成就。為何說研究資源很重要?舉個例子來說,我在一九七○年代想嘗試用數學模式做argument overlap(就是文章理解的基礎)的研究,只是當時寫的論文沒有被接受。幾年後,我發現心理學家Kintsch發表了相似的論文並在後來持續研究並集大成。這時我想,假如我的論文被接受,以我當時的研究資源,無法做出像Kintsch一樣有規模、有系統的成果,無法將之發揚光大,這讓我深深體會研究資源對研究人員的重要性。現在臺大心理系的規模已有,所擁有的研究資源和人才都比當年豐富、優秀,所以我有很高的期許,希望未來母系能有更好的發展。
最後想請問老師是否有座右銘或人生觀可以與大家分享或鼓勵青年學子們?
我沒認真想過人生觀問題。回頭看我這一生,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家人、老師。也感謝一起做研究學生,因為在互動過程中往往得到靈感。展望未來,若多活一天,希望能多工作一天,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編輯:徐詩淳助教 2012/11/26